? ?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身處經濟發達城市的勞動密集型紡織企業,特別是國有紡織企業,該如何提升傳統紡織業,從管理理念、手段、方法上適應國內外市場變化,建立快速的反應機制,使企業走向規模化、現代化的發展新路?北京銅牛針織集團的信息化發展之路,也許可以帶給我們不少有益的啟示
?
近年來,北京銅牛針織集團積極探索國有企業提升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的生產方式,相繼投資600多萬元,構建了集各子公司產品庫存管理、營銷信息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生產計劃管理、辦公自動化為一體的信息化網絡平臺,使信息技術與生產、管理進一步結合,推動了企業在管理水平、生產工藝上大幅度的跨越式發展。
?
銅牛集團下屬9個分公司,為了使集團和各分公司間真正實現“信息資源共享”,集團將信息化建設項目定位于網絡化制造,主要包括:建立網絡化信息支撐平臺,實現不同地域的互通互連;規劃、設計、實施網絡化經營與制造平臺,涵蓋銅牛集團經營決策中心適用的供需鏈管理系統、股份公司生產基地的ERP系統、倉儲和配送管理系統、進出口業務管理系統、集團與分公司間信息過程的集成;建立覆蓋整個集團的網絡化辦公平臺,用戶無論是使用局域網還是移動辦公,都能使用網絡平臺提供的信息服務。
?
2002年12月,銅牛股份公司新廠在通州區建成投產,ERP信息化系統作為與生產配套的重點工程項目被列入實施規劃中;2004年6月,“銅牛”ERP系統一期工程全面開始實施。應用ERP之后,銅牛股份公司實現了計劃管理、面料部生產管理、制衣部生產管理、工藝管理、倉庫管理等的現代化和信息化,達到了企業管理流程的最優化。目前,不論是集團總部還是股份公司各部門,對整個生產系統流程和合同生產情況都能“盡收眼底”,從客戶訂單的數量、質量、交貨日期到毛坯投料、復樣、出缸確認、織造磅布、車間統計,再到每一道工序的生產工藝、質量標準等等要求,一切都能做到“有效掌控”,需要查看哪一組的生產數據,鼠標一點便可知曉。
?
通過ERP系統的實施,銅牛集團建立了一套符合企業實際需求的現代化管理模式,依據ERP系統對全過程進行規范化管理,取消了生產過程中的各種手工單據,加快了數據流轉速度,提高了數據的準確性,降低了崗位員工的工作強度,工作效率大大提高。數據采集的及時性,改善了產、供、銷不協調問題,有效輔助了生產計劃決策,生產流程和業務處理流程得到進一步優化。如成衣車間下達生產計劃的同時對班組崗位的定額和員工的計件工資標準同時下達,公司根據員工當天完成的工作量,能準確及時的了解員工的工作能力,使考核更加透明化。實踐證明,ERP系統的應用,對各級管理人員和一線生產員工的傳統觀念意識、工作方法、崗位職責的細化與考核等方面的改進與再造,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
? ? 依托現代化的信息管理技術和科學決策,銅牛集團走上了一條現代化的快速發展之路。企業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總資產從1997年的2.8億元發展到現在的7.5億元;銷售收入、進出口總額以每年20%~30%的速度遞增;2003年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OHSM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三證合一”的認證,并于2004年獲得了“中國名牌產品”的稱號。
(中國紡織報)